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落实部党委及服务中心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青年工作,激励青年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千代福公司党支部特推出“党史故事里的初心”系列微视频。第二十八期微视频由布拉格签证申请中心业务经理王粲嘉同志讲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系列微视频由青年党员、团员和群众讲述党史故事,感悟红色初心,以此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化过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人类的未来感到担忧,希望有新的智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习近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目标路径,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重大理念,以宏阔的国际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廓清错误认识、厘清发展出路,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引前行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
这一理念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必然趋势,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在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的真挚关切和倾力支援,为中国抗疫注入汩汩暖流。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或发表声明,以多种方式表示慰问和支持。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为中国抗疫提供捐赠。蒙古国在前期捐款的基础上向中国赠送3万只羊,巴基斯坦将仅有的30万只口罩和800套医用防护服等全部援给中国.....国际社会每一份援助,各国人民每一声“加油”,中国人民都铭记在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团结抗疫进程,尽己所能分享抗疫经验,提供抗疫援助。疫情在中国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和全球科学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发布数版诊疗和防控方案,译成多语种与各国共享。疫情在全球多国肆虐时,中国派出医疗团队赴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多国协助开展疫情防控,举办100多场疫情防控经验交流会分享一线诊疗经验。在全球防疫的薄弱环节,中国援助从未缺席。截止目前,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数以亿计的抗疫物资援助,向100多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9亿剂新冠疫苗。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社会支援中国抗疫的温暖行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团结抗疫的切实作为,共同谱写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动篇章,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中国继续支持全球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决心,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认可和支持。经历这次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进步性和前瞻性更加突显,理念内涵更加深入人心。